子從父命孝乎

    有一天,魯哀公問孔子說:「兒子完全聽從父親的命令,算是孝順嗎?臣子完全服從國君的命令,算是忠貞嗎?」問了三次,孔子都沒有回答。

    孔子很快的離開,告訴子貢說:「剛才國君問我說:『兒子完全聽從父親的命令算是孝順嗎?臣子完全服從國君的命令算是忠貞嗎?』問了三次,我無法回答,子貢啊!你認為應該怎麼回答呢?」

    子貢說:「兒子完全聽從父親的命令,就是孝順;臣子完全服從國君的命令,就是忠貞,老師你有什麼好懷疑而無法回答的呢?」

    孔子說:「子貢,你不知道,這種說法是有偏差的啊!古時候那些英明的大國君主,只要有七個敢勸諫的臣子,主上就可以避免錯誤的行為;一般的諸侯國君,只要有五個敢勸諫的臣子,國家就沒有危難了;大夫家能有三個敢勸諫的臣子,就可以長久保住官位;做父親的,如果有敢勸諫的兒子,就不會做不合理的事;讀書人如果有肯勸諫的朋友,就不會做不合義的事情了。所以,兒子完全聽從父親的命令,怎能算是孝順?臣子完全服從國君的命令,又怎能算是忠貞呢?要能明察他所聽從、服從的是不是合理,這才算是孝順、才算是忠貞啊!」

魯哀公問于孔子曰:「子從父命,孝乎?臣從君命,貞乎?」三問,孔子不對。

孔子趨出,以語子貢曰:「鄉者,君問丘也,曰:「子從父命,孝乎?臣從君命,貞乎?」三問而丘不對,賜以為何如?”

 

子貢問於孔子曰:「子從父命,孝;臣從君命,貞乎?奚疑焉?」孔子曰:「鄙哉!賜,汝不識也。昔者明王萬乘之國,有爭臣七人,則主無過舉;千乘之國有爭臣五人,則社稷不危也;百乘之家有爭臣三人,則祿位不替;父有爭子,不陷無禮;士有爭友,不行不義。故子從父命,奚詎為孝?臣從君命,奚詎為貞?夫能審其所從之謂孝之謂貞矣。」——《孔子家語•三恕第九》

《弟子規》有言:「親有過,諫使更。怡吾色,柔吾聲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原佛子心樂園 的頭像
    原佛子心樂園

    原佛子心樂園

    原佛子心樂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