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經第十四章

本文:

視之不見名曰夷,聽之不聞名曰希,搏之不得名曰微。

此三者不可致詰,故混而為一。

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。繩繩不可名,復歸於無物。

是謂無狀之狀,無象之象,是謂惚恍。

迎之不見其首,隨之不見其後。

執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能知古始,是謂道紀。

簡譯:

用眼精看不見的叫做「夷」,用耳朵聽不見的叫做「希」,用手摸不到的叫做「微」。這用夷、希、微都不能窮盡道的妙處,都不能形容道的本體;必須融合各種感觀、及智慧去體悟才能明白道的實體。

道的實體是如何呢?一般的物體是上面較光明、下面較暗淡;可是道的實體不是這樣的,它上面不會較光明,下面也不會較暗淡。

一般的物體都是有時間性、都是可以形容的;可是道是綿綿不絕,沒有開始的時間也沒有結束的時候,更無法形容它的長像。如果要說它的形體的話,只有回到天地未發生之前那種無物的狀態了。

就是所謂的沒有形狀的「狀」,也是沒有形象的「象」。也就是所謂妙不可測的「恍惚」狀態。因為從前面看,看不到它的頭;從後面看也看不到它的後背。

這自古就有的道,有什麼作用呢?如果你能掌握著這自古不輕傳的道體,就可以解決現在所有的問題,像堯、舜用來平治天下,則天下可以平;伊尹、太公用來佐帝王,則能救蒼生於苦海。這些聖人都是能掌握原始「道」的本體,用來解決當前的所有問題的。能夠知道這自古不輕傳的道體的人,他就是「道」的經理人,他就可以用道來處理天底下的任何事情。

註解:

**視之不見名曰夷,聽之不聞名曰希,搏之不得名曰微。

此三者不可致詰,故混而為一。

「道」不是可以用視、聽、摸…察覺的,必須用先天的妙智慧去觀照才會有所得。所以說是「此三者不可致詰」,要將各種妙智慧「混而為一」才行。要如何才能「混而為一」呢?就是只用「一」法,不可用二、三…法,「唯精唯一」的一,「一理通萬理徹」的一,一也就是圓滿的意思,智慧圓滿就是一;「私慾盡淨,天理流行」的狀態就是圓滿。

**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。繩繩不可名,復歸於無物。

是謂無狀之狀,無象之象,是謂惚恍。

凡是物體就有上下左右、就會有生死的生命週期、都有形象、可以名狀,可是「道」就沒有。「道」是老子勉強給它取的名字,論生命,「道」的生命無限的長,在天地未發生之前就有了,天地毀滅後「道」還存在著;論大小,它比天地宇宙還要大,大而無外;但也是小而無內,沒有一個東西比它還小的;它可以生育天地、可以運行日月、可以長養萬物…,所以道還是個有生命、可以無限運化的東西,真實的存在著,只是我們不瞭解它而已。知道的老子勉強用變化萬端的「恍惚」來形容它。

***迎之不見其首,隨之不見其後。

執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能知古始,是謂道紀。

迎是從前面看,隨是從後面看;既看不見它的前頭,也看不見它的背後。要看它的頭就要到它的頭前方,可是沒有人可以到達它的前方;要看它的背後,就要到它的後方,可是沒有人可以到達它的後方。因為所有的人都在它的「裏面」,包括「天地、萬物」都在它的裏面,都沒有超越「道」的範圍。那「道」有什麼功用呢?能知道「道」理的人就能明白「道」的功用,明白「道」的功用的人就能掌握、運用「道」,運用「道」就可以駕馭、控制、處理、解決當前的萬事萬物。如堯、舜以「道」治天下,則天下太平;伊尹以「道」佐商湯、太公以「道」文、武王救天下民,則萬民得救。孔子聖人雖不能運用「道」來救天下民,但孔子也是知道這「道」是「遠古既有、萬古不滅」的真理的人,像孔子這樣明白「道」的人,就是「道」的經理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原佛子心樂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