寵辱章第十三

本文:

寵辱若驚,貴大患若身。

何謂寵辱若驚?

寵為上,辱為下,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。是謂寵辱若驚。

何謂貴大患若身?

吾所以有大患者,為吾有身,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?

故貴以身為天下者,可以寄天下,

愛以身為天者可以托天下。

簡譯:

本章有兩個主題:一是受寵和受辱都是同等的驚嚇,二是重視一生中生老病死…種種的大憂患,如同有身體一樣,因為這些憂患和身體是同時存在著的。

什麼是「寵辱若驚」呢?一般人認為寵是榮耀的,辱是卑微的,其實都是別人硬加在我身上的東西。我就是我,不會因為別人寵我,我就顯得更榮耀;別人辱我,我就顯得更卑微。而且寵與辱往往是互相跟隨著的,就是說寵你就是要辱你,辱你就是要寵你。可以寵你的人就可以辱你;可以辱你的人就可以寵你。當你歡喜別人寵你時也一定厭惡別人辱你,厭惡別人辱你時也歡喜別人寵你。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,因為寵與辱都是別人硬加在我身上的,而我的情緒卻被寵辱控制著,等於我的情緒是由別人控制著,我的心被別人控制這還不可怕嗎?

什麼是「貴大患若身」呢?我一生的大患不外乎生、老、病、死…,這都是因為我有這個身體,才會有生、老、病、死,也就是說:「如果沒有了這個身體,就沒有憂患了。」不是這樣的嗎?那是逃避現實的事啊!人應該承認現實的環境,站在現實的環境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才對,不只是要創造自己的美好,更要創造天下人的美好,造創美好的未來就要從保重自己身體開始,保重自己的身體除了可以創造自己的未來,更可以創造天下人的未來。

所以能為創造天下眾生(國家、家庭)的福祉而保重自己身體的人,就可以把天下(國家、家庭)寄託給他;能為解救天下眾生(國家、家庭)生命而愛惜自己生命的人,就可以將天下(國家、家庭)交給他。

註解:

寵辱可以包括七情、六慾、八風、…等身外之物,私慾淨盡天理流行之時,就沒有寵辱的驚嚇。在私慾還沒完全除盡時,難免有寵辱等干擾。有時我們覺得受寵是快樂的應該是好事;受辱是不快樂的才是壞事。殊不知受寵像吃蜜糖,受辱像吃苦藥,同樣會傷害味蕾,如上章所說「五味令人口爽」,糖蜜吃多了容易得糖尿病,如小時常常受寵的人,長大後比較不能接受逆境的考驗。

「貴大患若身」後有「及吾無身,吾有何患」句,一般以消極的態度解釋為「厭世」的心,或是解釋成「要注重養身,斷情慾以長生不死。」這不是老子所要表達的意思,老子是以積極的態度養身,養身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的長生,而是要創造天下人人(眾生)的幸福,所以才有「貴以身為天下…」及「愛以身為天下…」兩句。如果是為了自己的長生,則無所貴、無所愛、無所寵、無所辱…;但是為了天下人,則不得不有貴、有愛、有寵、有辱,當然就會有生、有死、有老,有病…。孔子周遊列國時遇到長沮桀溺,受兩人揶揄,孔子憮然歎曰:「天下有道,丘不與易也。」就是為了要傳道才要四處奔波勞碌 ,如果天下有道,我也要在家享清福。修道辦道的人到處開荒,也是「貴以身為天下、愛以身為天下」,你們是「可以寄天下、可以託天下」的聖賢,讚啦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原佛子心樂園 的頭像
    原佛子心樂園

    原佛子心樂園

    原佛子心樂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