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.子貢曰:「君子亦有惡乎?」
子曰:「有惡。惡稱人之惡者,惡居下流而訕上者,惡勇而無禮者,惡果敢而窒者。」
曰:「賜也亦有惡乎?」
「惡徼以為知者,惡不孫以為勇者,惡訐以為直者。」
註解:
1、 君子亦有惡乎—君子,子貢指孔子。惡,憎恨、討厭的人或事。子貢問孔子,像老師這樣的君子也會有討厭的人嗎?
2、 惡稱人之惡者—前一個惡讀務,討厭憎恨。後一個惡讀厄,不善、壞處、缺點。稱,宣揚。討厭那專愛宣揚別人缺點的人。
3、 居下流而訕上者—下流,處於下位的人。訕,毀謗。處於下位而毀謗上位的人。下位的人理當尊敬他的上司,卻反而毀謗上司。
4、 勇而無禮者—有勇氣而不守禮法的人。子曰:「勇而無禮則亂。」(泰伯8/2)
5、 果敢而窒者—果敢,做事果斷。窒,不通事理。自以為果斷卻不通事理的人。
6、 徼以為知者—徼,暗中發掘別人的缺點。暗中發掘他人的缺點而自以為是聰明的人。
7、 不孫以為勇者—孫,同遜,謙遜。不遜,傲慢不知謙讓。傲慢不知謙讓而自以為是很勇敢的人。
8、 訐以為直者—訐,攻訐他人的隱私。攻訐他人的隱私而自以為是正直的人。
簡譯:
子貢問孔子說:「修道人也會有討厭的人嗎?」孔子說:「有,討厭那專愛宣揚別人缺點的人,討厭那處於下位而毀謗上司的人,討厭那有勇氣而不守禮法的人,討厭那自以為果斷卻不通事理的人。」孔子又說:「子貢你也有討厭的人嗎?」子貢說:「我討厭暗中發掘他人的缺點而自以為是聰明的人,討厭傲慢不知謙讓而自以為是很勇敢的人,討厭攻訐他人的隱私而自以為是正直的人。」
演繹:
子貢以為君子理應無所惡(務),所以有此一問。殊不知「唯仁人,為能愛人,能惡人。」(大學)人人都有所惡,也都有所愛。只是一般人所惡的不一定是壞人,所愛的也不一定是好人。只有「仁人」才能真正惡(務)惡(ㄜˋ)人、好(號)好(ㄏㄠˇ)人。所以當我們要討厭人時要先問問自己:「是仁人嗎?」如果不是,就先別討厭人。否則已成為聖賢所討厭的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