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子第十八

1.微子去之,箕子為之奴,比干諫而死。

孔子曰:「殷有三仁焉!」

註解:

1、    微子去之--姓子,名啟,封於微,故稱微子或微子啟,商末大臣帝乙之長子,帝辛(紂)庶兄,為子爵。紂王暴虐,數諫不訥,遂離商出走,周滅商後,為宋國開國國君。

2、    箕子為之奴--姓子,名胥餘,商末紂王叔父,任太師,封於箕,懼紂佯狂為奴,被紂王囚禁。武王滅商後,封於朝鮮。

3、    比干諫而死--又稱王子比干,干叔,商末紂王之叔父,任少師,因直諫紂王,遭剖腹挖心而死。

4、    殷有三仁焉—殷,即商。有三位仁人。指微子、箕子、比干三人,雖各有不同行為,但是見到國家由盛而衰亡,人民受困水火之中無力轉還,內心的無奈與哀傷,皆仁人也。

簡譯:

微子離商出走,箕子佯狂為奴被紂王囚禁,比干因直諫遭剖腹挖心而死。孔子說:「殷商有三個仁人啊!」

演繹:

國難見忠臣,世無道而仁義現。道德經:「大道廢,有仁義。智慧出,有大偽。六親不和有孝慈,國家昏亂有忠臣。」

唐太宗時有大臣魏徵向太宗說,他要當良臣不願當忠臣。太宗問何謂忠臣?何謂良臣?魏徵說:良臣是在平時給君主好的意見,君主採納後成為有道明君;忠臣是在亂世時給君主好意見,君主不聽,殺了忠臣,國家也亡了,君主成為亡國之君。

太宗說:「那我要做明君,接受你的勸諫。」

魏徵說:「你做明君,我一定做良臣。」

唐太宗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明君,願意聽諫的原因。

紂王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昏君,就因為不聽勸諫造成的。

修身也是一樣,要聽他人勸諫才會成功;若不聽勸諫也會身敗名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原佛子心樂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