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.子游曰:「子夏之門人小子,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,抑末也;本之則無,如之何?」

子夏聞之曰:「噫!言游過矣!君子之道,孰先傳焉?孰後傳焉?譬諸草木,區以別矣。君子之道,焉可誣也?有始有卒者,其惟聖人乎!」

註解:

1、    門人小子—指學生。

2、    灑掃應對進退—灑掃,灑水掃地,居家清潔工作。應對,應話對答。進退,升降禮儀,指為人守門傳話等不重要的事。

3、    抑末矣—抑,但是。末,細節末微的事,不是做決策的大事。

4、    本之則無—本,根本的大道理,修身、齊家、治國等事。則無,卻沒學到。

5、    如之何—如何在社會立足呢?

6、    言游過矣—言游,子游,姓言,名偃,字子游。過矣,錯了。

7、  君子之道—即孔子所傳的道,如大學之道、中庸之道、大道、一貫之道,子曰:「吾道一以貫之。」…。

8、  孰先傳焉孰後倦焉—孰,那些。先傳,基本的、重要的,如明德、新民等心性的道理,必須先傳授的。後倦,放在後面慢慢學,如為人處事…,甚至可以偷懶而不學的。

9、  譬諸草木區以別矣—就像各種的草木,必須分別種類給予不同方式的灌溉。就像人有不同的資質,必須因其才而給予不相同的教誨。

10、  焉可誣也—誣,欺騙。怎麼可以欺騙人呢?只用一套很漂亮的標準模式教學,那只是做給別人看,欺騙他人而已。

11、  有始有卒者—始卒,即本末。本末都能兼顧。

12、  其惟聖人乎—那只有聖人才做得到啊!

簡譯:

子游說:「子夏的學生,做一些灑水掃地,應話對答,升降禮儀等為人守門傳話等不重要的事,做得不錯;但那只是細節末微的事,根本的大道理,卻沒學到。如何在社會立足呢?」

子夏聽了後便說:「啊!子游的話錯了。老師所傳的道,那些是必須先傳授的?那些是放在後面慢慢學,甚至可以偷懶而不學的呢?就像各種的草木,必須分門別類給予不同方式的種植與灌溉!君子的大道理,怎麼可以只是欺騙他人而已呢?本末都要能兼顧到的,那只有聖人才做得到啊!」

演繹:

中庸:「君子之道,費而隱。夫婦之愚,可以與知焉;及其至也,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。夫婦之不肖,可以能行焉;及其至也,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。」孔子弟子三千人,雖然是「循循然善誘人」,「博學於文,約之以禮」,真正能悟得其中之妙的,只有少數幾人而已。真道不易得、不易行也,其惟聖人乎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原佛子心樂園 的頭像
    原佛子心樂園

    原佛子心樂園

    原佛子心樂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