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

之一

   大哉聖人之道!洋洋乎,發育萬物,峻極于天。優優大哉,禮儀三百,威儀三千。待其人而後行。

   非天子,不議禮,不制度,不考文。雖有其位,茍無其德,不敢作禮樂焉;雖有其德,茍無其位,亦不敢作禮樂焉。

   上焉者,雖善無徵,無徵不信,不信民弗從。下焉者,雖善不尊,不尊不信,不信民弗從。

註解:

1:大哉聖人之道—大哉,盛讚聖人之道的偉大。聖人與天地同心,聖人之道與天地同功同德,故讚其偉大。

2:洋洋乎--充滿的樣子。如空氣在空中,無處不有。喻聖人之道,化育萬物,無所遺漏。如論語子張19/25,「夫子之不可及也,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。夫子之得邦家者,所謂『立之斯立,道之斯行,綏之斯來,動之斯和,其生也榮,其死也哀』。如之何其可及也?」

3:峻極於天—峻,至高至大,言其偉大。像天一樣的高。

4:優優大哉—優優,充足。充足有餘而偉大。

5:禮儀三百—周朝所定的大禮節,如朝、聘、冠、婚、喪、祭……之類的禮節。數量既多又詳細。三百喻其多,見禮記

6:威儀三千—周朝所定的小儀節,如動作、周旋之容等。

7:待其人而後行—必須等待有德行的人當政後才能實行。(20章:文、武之德,布在方策。其人存,則其政舉;其人亡,則其政息。)

8:非天子不議禮—議,議定。古時的「禮」包含禮節、法律。天子之權包含現在的行政、立法、司法。所以說不是天子不可制定法律。

9:不制度—度,全國統一的法度。如長度、重量、道路、車輛、音律、年曆、時間、幣值……種種必須全國統一的法度,只能由天子制定,其他人不可私自制定。

10:不考文—考文,考定文字,即訂定全國通用的文字。也是只有天子才可以做的事。

11:上焉者—以前的聖王制定的禮,如夏禮、商禮。

12:雖善無徵—善,完美。徵,證明。雖然很完善,但年代久遠,沒有實際的事物可以證明它的好。如夏禮雖好,夏的後代杞國沒有把夏禮流傳下來,以證明它的好在那裏。商禮也是一樣,商的後裔宋國,也沒有將商禮彰顯出來,無法證明它的好處在那裏。(孔子對夏禮、商禮雖有研究,知道它的好處,可是沒有權位,無法將這些好的禮制實行出來,造福人民。白白浪費古聖人用心制定這麼完善的禮,這是孔子時常感嘆的地方。)

13:無徵不信—徵,證明。信,信任。沒有辦法證明,就不能讓人相信。

14:不信民弗從—不能讓人相信,百姓就不能遵從。

15:下焉者—後來的聖人。指文、武、周公以後的聖人,如孔子,皆不得其位,故稱下焉者。

16:雖善不尊—雖然知道禮的美善,也有能力實行,但不在尊位。

17:不尊不信—不在尊位,就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。

簡譯:

聖人的道是多麼的偉大啊!滿滿的充塞在宇宙之中,可以化育萬物,像天一樣的偉大。是多麼的充裕而廣大啊!聖人所定的大禮節有三百多條,小的禮儀有三千多條;必須等待那有才德的聖人當政才能實行。

不是天子的身分,不可制定全國統一的法律、度量、文字。現在,全天下的車子都用一定車軌,使用同一種文字,尊守同一種行為規範。這些都是開國聖君所制定的,後來的天子雖有其位,如果沒有那個德行,也不敢制定新的禮樂制度;而那些有德行的君子,如果沒有天子的地位,也是不敢制定禮樂制度的。

周朝以前的聖王,像夏、商的禮制,雖然很完善,但因年代久遠,無法得到證驗;不能證驗,就不能讓人相信;不能讓人相信,百姓就不會遵從。至於周以後的聖人像孔子,雖然懂禮制,德行又好,但卻不在尊位,不在尊位就不能使人相信(取信於人);不能使人相信,百姓就不會遵從了。

演繹:

夏、商、周之禮,各有優缺點,孔子經過深入的研究後有些心得,況周禮自武王施行至今,已有些失序,必須加以修訂。但是他,有其德而無其位,不能重定新制,又不能依當時的制度實行,故有時弟子、時人會認為孔子行為有些呆板,食古不化。論語子路:子路曰:「衛君待子而為政,子將奚先?」子曰:「必也正名乎?」子路曰:「有是哉?子之迂(ㄩ)也,奚其正?」

其實,孔子是有所顧忌的,有顧忌表示孔子尊重古聖人,尊重聖人的禮制也是一種「禮」。如論語八佾篇:子入大廟,每事問。或曰:「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?入大廟,每事問。」子聞之曰:「是禮也!」

這種堅持,正是後代君子所難為之處。也是為何孔子說:「中庸其至矣乎!民鮮能久矣!」。「天下國家可均也,爵祿可辭也,中庸不可能也。」。當現有的禮制已不能施行時,有其位而無其德者,固不能制訂新禮制,有其德而無其位者(未得到天子的授權),亦不可制訂新制度,雖是聖人,亦有無力感。諸侯國各行其是,人民無所適從,是周朝後期致亂之源。

之二

   今天下,車同軌,書同文,行同倫。子曰:「吾說夏禮,杞不足徵也;吾學殷禮,有宋存焉;吾學周禮,今用之。吾從周。」

註解:

18:車同軌—車子的軌跡,也就是車子的寬度。全國的車子有共同的寬度。

19:書同文—全國都書寫同樣的文字。

20:行同倫—全國人民行同樣的倫理規範。(以上的這些規範,都是文、武王時所制定,以後的帝王雖有其位,但無其德,亦不敢制定新的制度。到了戰國時期,諸侯各自訂定自己的制度,以致天下大亂。至秦滅諸國後才又實行統一之制度。)

21:我說夏禮—說,同悅,喜歡。我喜歡夏朝的禮制。

22:杞不足徵—武王定天下,封夏之後裔於杞(ㄑㄧˇ),因時代久遠,夏禮已失,孔子博學,能知夏禮之大概,然杞人已不能證實其事,孔子深以為憾。

23:吾學殷禮,有宋存焉—殷朝之後裔受封於宋,孔子亦宋人之後,深知殷禮,宋國亦可證明孔子所學無誤;然時為周朝,殷禮已是過時之物,不適合當今實行矣!(生乎今之世,反古之道,災必及其身矣。)(論語八佾篇子曰:「夏禮,吾能言之,杞(ㄑㄧˇ)不足徵也;殷禮,吾能言之,宋不足徵也;文獻不足故也。足,則吾能徵之矣。」時子思在宋國,稍微修飾孔子之言。)

24:吾學周禮,今用之—我學了周的禮制,現在正好用它。周的禮制是參考夏朝、殷商的禮,集合而成的。故論語八佾篇子曰:「周監於二代,郁(ㄩˋ)郁(ㄩˋ)乎文哉!吾從周。」郁郁,文彩豐富的樣子,即前章所謂:禮儀三百,威儀三千。

簡譯:

現在,全天下的車子都用一定車軌,使用同一種文字,尊守同一種行為規範。孔子說:「我喜歡研究夏朝的禮制,但是夏朝的後代杞國留下的文獻不足,無法印證我所學的;我研究殷商的禮制,雖有宋國可供參考,但那已是過時的禮制,不適合現在實行。我學周的禮制,現在剛好可以使用,所以我就依著周禮實行了。」

 

之三

   故君子之道,本諸身,徵諸庶民,考諸三王而不繆,建諸天地而不悖,質諸鬼神而無疑,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感。質諸鬼神而無疑,知天也;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,知人也。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,思修身,不可以不事親,思事親,不可以不知人,思知人,不可以不知天。

註解:

25:君子之道—此處指治天下的道理,如議禮、制度、考文這些事。

26:本諸身徵諸庶民—諸,之於。徵,驗證。先根據自己的德行訂定,再讓人民驗證,是否可行?是否信從?

27:考諸三王而不繆—再考察夏、商、周三代開國聖王的法制,都沒有錯誤。

28:建諸天地而不悖—建,立也。立於天地之間而不違背道理。即與天地合其德。

29:質諸鬼神而無疑—質正於鬼神而沒有疑慮。

30: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—等百世以後,有聖人出現時也不會感到疑惑。

31:知天—知道天理。

32:知人—知道人情。治理天下,不只要了解天理,還要通曉人情事故。

簡譯:

所以有道的君王,對於議禮、制度、考文這三件重要的事,先要根據本身的德行,再驗證看百姓是否信從,又考察夏、商、周三代開國聖君所訂的法制,確實沒有錯誤。立於天地之間,和天地之道不相違背;質正於鬼神也沒有疑問;等到百世以後的聖人出現,也不會有疑惑。質正於鬼神而沒有疑問,這是知道天理;等百世以後的聖人出現,也不會有疑惑,這是知道人情。

所以一個治國的君子,不可以不修身;想修身,不可以不懂得事奉親人的道理(親其所親);想要事親,不可以不懂辨識賢人的道理(尊其賢者),想要知道怎樣辨識賢人,就不可不知天理。(合天理才是可行的人倫之理,賢人做事完全是合天理的:小人做事是迎合人意,但不一定是合天理的。自己如果不知天理,要如何分辦賢人與小人呢?)

之四

   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,行而世為天下法,言而世為天下則;遠之則有望,近之則不厭。

   詩曰:「在彼無惡,在此無射,庶幾夙夜,以永終譽。」君子未有不如此,而蚤有譽於天下者也。

註解:

33:動而世為天下道—一舉一動,都可以世世為天下人的常道。

34:行而世為天下法—每一行為,都可以世世做為天下人的模範。

35:言而世為天下則—所說的每一句話,都可以世世做為天下人的準則。

36:遠之則有望—時代久遠,愈為後人所仰望。

37:近之則不厭—行於當世,也不會被人所厭惡。

38:在彼無惡,在此無射,庶幾夙夜,以永終譽—詩經周頌句。庶幾,希望之辭。夙,早。夜,晚。永終譽,永遠保持好名譽。在那裏沒有人厭惡,在這裏也沒有人討厭;只希望早晚勉勵不懈,才能永遠保有好名譽。

39:蚤有譽於天下—蚤,同早,先。君子都是如此修身,而早早將好名譽傳到全天下的。

簡譯:

所以有道的君王,他的一舉一動,可以世世為天下人的常道;每一行為,都可以世世做為天下人的模範;所說的每一句話,都可以世世做為天下人的準則。時代愈久遠,愈為後人所仰慕;立在當世,也不會被人所厭惡。詩經上說:「在遠處沒有人厭惡,在近處也沒有人討厭;只希望能早晚勉勵不懈,才能永遠保有好名譽。」有道的君王,都是這樣勉勵自己,才能早早將好名譽傳到全天下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原佛子心樂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